2025年7月26日夜间至27日凌晨,一场史无前例的特大暴雨袭击了北京北部山区,创下1959年以来最大水库入库洪水的记录。 狂风暴雨如同列车般接连不断的对流云团,将延庆、怀柔、密云等地卷入持续不断的暴雨之中,致使这些地区出现大暴雨,局部地区更达到特大暴雨级别。密云黄土梁监测站测得惊人的最大降水量——315.3毫米,远远超过特大暴雨的标准;而怀柔东峪站在26日22时至23时一小时内,竟记录到高达95.3毫米的瞬时降雨量,充分展现了这场暴雨的极端强度和破坏力。
这场灾难并非突如其来。早在7月25日10时20分,北京市气象局已发布暴雨蓝色预警,预警区域涵盖门头沟、房山、昌平、延庆、怀柔、密云、平谷等地,提示强降雨的可能性。然而,预警未能完全预料到这场空前的暴雨强度。随着雨势的急剧增强,山洪暴发,道路中断,险情迭起,对北京的应急能力构成了严峻考验。
这场极端暴雨的成因,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做出了专业的解读。他指出,26日晚北京北部持续强烈的对流活动,是这场暴雨的幕后推手。强烈的上升气流将大量水汽输送至高空,形成持续不断的降雨,而由于地形的阻挡作用,导致出流不畅;同时,南下的气流又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相遇,激发新的对流系统,形成了如同“列车效应”般的气象现象——雨团接连不断地经过同一地区,导致强降水长时间持续,局部地区累积雨量异常巨大。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也曾用“雨团像火车一样,不停地经过同一个地点”来形容这种重复影响机制。
展开剩余68%特大暴雨的直接后果迅速显现。密云水库上游来水量剧增,水位暴涨,迫使密云水库于27日15时启动泄流,以将水位逐步降至汛限水位以下。下游潮河、白河、潮白河等河道水位也随之显著上涨,密云、怀柔、顺义、通州等区居民被紧急提醒远离河道。
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,各级政府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全力应对。水利部于27日12时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;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;密云、怀柔、延庆三区同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;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市气象局于27日8时升级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,特别指出延庆东部、怀柔中部和西南部,密云西北部地区存在极高的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。
各区也迅速组织开展人员转移安置工作。截至27日10时,密云区已安全转移安置101人,并关闭了65处工地、30家地质灾害景区、20家帐篷营地和26处经营性地下场所,同时对63条山洪沟道加强管控。怀柔区安全转移安置668户、1277人,所有在建工程全部停工,封闭山洪沟道59条,关闭景区17家,关停露营地66处。延庆区根据气象灾害预警,迅速组织人员转移,但强降雨和山洪仍导致珍珠泉乡庙梁、八亩地等13个行政村断电,部分道路中断。
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反应迅速,共出动123车、980人、53艇,接报涉汛警情106起,营救疏散转移群众101人。
这场特大暴雨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趋势的缩影。2025年北京汛期呈现“前涝后旱”特点,降雨量明显偏多。入汛以来北京平均降雨量达792.6毫米,较近十年同期偏多约7成;7月降雨量更是高达400.4毫米,占汛期降雨总量50.5%,创下1951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(IPCC)的报告也指出,气候变化正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。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表示,随着气候变暖加剧,未来中国极端热浪将更加频繁,强降水及其诱发的洪水也会增多。
北京市气象台预报未来几天仍有强降雨,预计27日午后至28日上午,延庆、怀柔、密云等区的部分地区小时雨强可达50毫米以上。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,提升科学防御能力和全民防灾意识,已成为守护城市安全的重要保障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鼎泽配资-股票软件榜前十名-散户配资网站找加杠网-中国配资网排行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